TSM_03 - page 31

June2015
29
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六祖壇經》
修心性,正品德,不要貪,不
要怒,不執著,慈悲喜捨、心淨行直。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說:「我知不應
該罵兒女,但控制不了自己」,「我
知不應該吃肉,但控制不了」,「我
知自己不應該焦慮,但……」。禪武
醫,就是幫助你控制自己。做一個
你想做好人的好人。一念善便是天
堂,不用尋找。
你是自己最好的醫生
嬰兒吃飽就會停,多一口也不
吃。成年人會思慮要留下食物,因
為不確定今晚有沒有。小孩子最知
足,活在當下,所以最快樂。我們
可嘗試回到兒時本性,人不用慌張、
不用貪心。練功一樣,一招練得好,
終身受用。
少林功夫是一招一招練的,就
好像行禪,或者是茶禪,慢慢地品
嚐一杯茶,所有的動作也是輕易的,
我們修的是自己的心,菩薩之心。
練武手持的重棍,不是練手力腳力,
是練念、練氣、練心。
我們為何要注意行住坐卧?一
條膠管扭曲厲害,水當然不能順利
通過。水管如果垂直,水自流無阻。
如果行住坐卧都是扭曲的,血氣自
然會閉。當行住坐卧鬆沉,血氣自
然暢順。何勞向外求玄?再好的醫
生,也只能幫你做一兩小時針灸。
但問題是你要揹著臭皮囊二十四小
時,沒人可取代你。你是自己最好
的心理和家庭醫生。
功法自然,禪法自然
練武之人,手持的棍正是代表
自己的心,控制手中棍,即是控制
自己的心,我們能否駕馭它?這便
是中國武術的精髓,故所謂練拳先
練德。心意把,就是要掌握火候,
要一分力,就一分力,每一次的動
作都是一樣。中國少林功夫是從農
耕中發展出來,是在生活中訓練。
故傳統禪修,是農禪合一的。也因
此,功夫中會有「鋤地」、「打水」、
「撐船」等動作。少林僧人做了一整
天的事情也不會倦的,因為他們同
時在練功練心。
功法自然,功夫是很實在的。
功夫的最高境界,不是用來打人,
當掌握火候,就可以幫人。惟實際
又不是那麼多人做得到。大道即簡,
實際的東西,並不花巧。魚游水中,
沒有甚麼動作,尾巴左擺右搖,便
如意前行,功夫亦如是。
禪本自然,回歸自然就是禪。
——摘錄自陳瑞燕教授的講座「安心系列——從六祖壇經到禪武醫」
1...,21,22,23,24,25,26,27,28,29,30 32,33,34,35,36,37,38,39,40,41,...61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