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慈山】
Spiritual Practices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無門慧開禪師
『心靈修持活動 提升心靈的正能量』
心隨境轉。人的心往往隨著外在的環境而轉變,難以安定下來,稍作歇息。在都市的忙碌生活中,我們總是被種種五光十色的環境因素牽動著,看似精彩,漸漸地卻形成了一種沒有辦法慢下來的生活壓力。外在的壓力越大,內在的心力越少。脆弱的心讓人感到生活失去動力,容易抱怨,無法跳出框框去思考問題,甚至破壞重要的人際關係,影響到家庭、職場及社會的和諧。長期積累下來的壓力更會引發難以擺脫的疲累感,以及反映在身體上各式各樣難以根治的身心緊張和不適,慢慢演變成一種身心分離感,難以好好地照顧自身的需要。
在傳統佛門中,透過茶禪、供水、抄經及行禪,都能提醒我們從生活中不斷修煉自心的重要性,即使面對困難或紛亂的環境,我們仍要保持覺性去安頓迷亂的心。慈山寺希望每一位到來體驗這幾種修持法門的朋友都可以透過這裡的體驗和發現,重拾在生活中培養安定心神的好習慣,從而提升心靈的正能量,積極地回應身心需要。歡迎各位參學人士來臨慈山寺隨喜參與。
茶禪
『直接體驗.品味生活』
— TEA MEDITATION —
禪,是訓練心的方法,旨在提升專注力和覺察力,讓我們領悟世情的真諦。由禪定生智慧,當心安定下來,便能看得更清、想得更遠。禪,也是關愛心的方法,有效舒緩壓力,撫平創傷,讓我們重拾內在的喜悅和安祥。
禪的意境不能靠語言文字解釋,只能從親身經驗中感悟。因此,唐朝趙州的 常以「喫茶去」三個字提醒大家,切勿玩文字遊戲,要把修持落實於日常生活,直接體驗禪味。
品茶的時候,從茶香、茶色、茶溫、茶味和泡茶的聲音去感受當下,體會感官和心的互動變化。
供水
『洗滌心靈.回歸本性』
— WATER OFFERING —
水,代表清淨的心。以我們最珍貴的清淨心作為禮物,供奉觀音菩薩,代表我們尊敬和感恩觀音的慈悲精神,並見賢思齊,願意學習觀音,嘗試以無私的愛去關懷自己、身邊的人,乃至所有蒼生。
水,乃生命之源,卻常常給白白浪費。供水的修持,以水喻心,同時提醒我們最珍貴的,往往是最基本的,早已垂手可得,近在眼前。因此,在供水的時候,我們不再向外追求,於當下回歸初心,照顧自己真正的需要。
托著水砵走在慈悲路上,透過照顧水,去照顧自己的心。你會體驗到:滴水不漏的關鍵就在於覺察、專注和放鬆;亦只有這樣,心才不會流失正能量,全程平靜清涼。澄淨如水的心,目標明確、方向清晰,能讓我們踏上快樂之道。
抄經
『專注當下.反思生命』
— ZEN CALLIGRAPHY —
超越陶冶性情的書法,抄經的重點,並不在於文字的美醜,而是在臨摹經文時,放下自我、專注於當下,一心一意地跟從經帖的筆跡。在整個過程中,覺察呼吸如何影響落筆的節奏,心情如何影響呼吸的規律。漸漸地,害怕沈悶的不安會減退; 慢慢地,我們會更認識自己。熟悉自己,有助提昇自信,管理情緒。
抄經的另一個好處,是親近正向思維。佛經字字珠璣,是從二千五百年前遺留下來的處世智慧,蘊涵啓廸心靈的哲理。持續抄經,可以把珍貴的義理植入心田,有助整合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為自己確立生命的意義。
線上抄經行禪
『融合身心.連結自然』
— WALKING MEDITATION —
行禪,是連結身心的練習。行襌之際,專注每一個步伐,把散亂的心帶回身體,覺察雙腳在當下與土地的互動。慢慢地,身體會放輕鬆,心情會放輕鬆,身心同步,融合和諧。
禪修再進一步,是內外和諧。從呼吸的出入,覺察生命的流動,感受自己和外在環境的聯繫。你會領悟:微細至自己的呼吸、心念,壯大如眼前的海港、山巒,沒有一刻不在變動,這就是世事無常;沒有一點不在互動,這就是緣起相依。
了解生命的規律,就不會再堅持偏離現實的執著,能夠輕身上路,珍惜當下所有,並接納、欣賞沿途萬變的風光。
【慈山出版】
Publication
- 顯示全部
- 刊物
- 書籍
- 通訊
- 其他
【線上抄經】
Online Zen Calligraphy
抄經的另一個好處,是親近正向思維。佛經字字珠璣,是從二千五百年前遺留下來的處世智慧,蘊涵啓廸心靈的哲理。持續抄經,可以把珍貴的義理植入心田,有助整合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為自己確立生命的意義。
【音聲聞法】
Svāhā App
慈山寺科技弘法 電子流動教室創佳績
「音聲聞法」延續慈山寺既有之粵語真人導賞團,為預約來寺之參學人士提供兩文三 語的佛法電子「流動教室」,推出至今接近一年來一直深受用家好評,讓大眾於慈山 寺山水建築之間,藉音聲細味佛法。
Mob-Ex Awards 之專業評審團由業內人士組成,旨在表揚於流動手機平台上有傑出表 現之項目。今次「音聲聞法」得到業界認可,慈山寺團隊深受鼓舞,更加堅定以現代 創新科技活化佛教推廣的決心,依循清新活力的弘法方向,接引不同喜好、背景與年 齡層的人士。
「音聲聞法 -慈山語音導航」手機應用程式利用藍牙 Beacon 定位科技,為來寺參學 人士進行聲音導航,遊歷慈山。用家開啟手機之藍牙功能後,程式即可偵測其所在的 位置,並提示就近之導賞點。程式更設有離線功能,可於沒有網路的環境下瀏覽地圖 及收聽導賞點資料,方便大眾重覆收聽,隨時隨地聽聞佛法,增益知識。
此外,著名節目主持人顧紀筠小姐及蘇頌輝先生(Desmond So)分別為「音聲聞法」 義務錄製粵語及英語版本的「境之導航」和「心之導航」;著名音樂總監趙增熹先生 亦為本程式義務編曲配樂,清徹澄淨的聲音構建佛境清涼,讓用家即使身處何地,均 猶如身歷慈山聖境,洗滌心靈。
未來,慈山寺將繼續推出更多不同語言及版本之語音導航,照顧每一位訪客的不同需 要。公眾人士現可於 Apple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免費下載慈山語音導航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