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Initiation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雜阿含經》卷十
慈山寺由李嘉誠先生發心興建。李先生自幼已受先輩薰陶,與佛教締結甚深法緣。1980年成立基金會更注入其所有資產三分之一,興醫辦學、救濟貧困,更以基金會為其「第三個兒子」,倡導嶄新奉獻文化。李先生早年興家創業的艱苦歷程,使他聚焦於推動一些真正能令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項目,普澤社會大眾。
李先生力求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業。鑑於世變日亟,市民之精神及生活壓力沉重,遂動念興建慈山寺,拓清幽道場,以弘揚正法,淨化人心,推動佛學教育,方便大眾修學建智,並開展慈濟善業,利樂社群。他相信,人人心中都藏有一顆智慧寶珠,惟其久被塵勞封鎖,只須洗淨煩惱,光芒便會遍照大千世界。

慈山寺興建計劃自2003年起,歷逾十年,終告圓滿落成。慈山寺以漢傳佛教為本,致力發揚觀音菩薩慈悲、智慧與承擔之精神。其土地購置、建設資金,以及經常費用皆由基金會奉獻,至今累計捐款已超過三十四億港元。2015年4月向公眾開放,歡迎各界人士以登記方式參訪。

【建築理念】
Architectural Concept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共成佛道
《妙法蓮華經》
延續傳承,推陳出新。借鑒唐風,融匯古今。
慈山寺建築設計理念力求延續中國佛寺建築傳統,借鑒盛唐建築之風格,並謹慎結合現代科技與創意,設計兼具傳統特色與現代功能之弘法道場。
自然為師,中軸佈局。迴廊婉轉,曲徑通幽。
慈山寺建築依自然環境佈局,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均座落於主中軸線上,具傳統寺廟均衡對稱之美。東區以戶外觀音立像為核心,兩側栽十八棵古羅漢松,至觀音殿形成自然輔軸線,體現因地制宜之智慧,殿堂間以開放式迴廊相連,既保持內庭園之寧靜,亦令四方美景收於眼底。
飛簷如翬,氣勢恢宏。觀音俯瞰,清淨莊嚴。
大雄寶殿之制式比例參考現存五台山之唐代寺廟建築佛光寺設計。石築階基、木造柱牆。灰瓦屋頂,高十八米;飛簷寬五米七,其四角微揚,充份展現古詩中「如翬斯飛」之意境。
大殿主結構建造亦推陳出新,以混凝土配合鋼材,堅實有力。殿內支柱由傳統之十二支減至八支,以非洲紫檀包裹,兼具空間感與親切感。
七十米高素白觀音聖像立於六米高圓形平臺之上,以超過六百噸錫青銅鑄造,雙目俯視,寓意觀世間眾生疾苦。法相慈悲,清淨莊嚴。
線條流暢,風格沉實。大方和諧,返樸歸真。
慈山寺整體建築設計力求以簡潔流暢之線條體現寺廟殿堂之沉實穩健。移除裝飾性斗拱,令內堂空間雄偉,落落大方。於殿堂簷下配以高窗,自然光照,亦體現環保之理念。整體設計和諧莊嚴,與四周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返樸歸真。
【主佛殿區】
Main Buddha Hall Precinct
菩薩住於極喜地時 極多歡喜
多淨信 多愛樂 多適悅 多忻慶 多踴躍
多勇悍 多無鬥諍 多無惱害 多無瞋恨
《佛說十地經》卷一
慈山寺中區沿主軸線依次為山門、彌勒殿及大雄寶殿,層層進深。
彌勒殿兩側為鐘鼓樓,鐘樓下層為地藏殿。西側廻廊,又套一院,內置藏經閣。
山門
歡喜地
彌勒殿
鐘樓及鼓樓
大庭院
大雄寶殿
地藏殿
【觀音聖像區】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 則能成就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
若無眾生 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
普門
風吹一點雲 散漫為春雨
灑予松柏林 青蔥枝可取
宋.契嵩《古意》
普門即觀音殿,為慈山寺第二大殿,位於大雄寶殿東側,面闊五間,脊高十四米。殿內正中供奉如意輪觀音。殿堂兩側墻壁上分別刻有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及觀音菩薩的十願六向,表述兩位大菩薩為救拔眾生所發的宏深大願。
經中記載,觀音菩薩居於補怛洛伽山,普門前的圓形池便依此命名為洛伽池。洛伽池直徑八米,圓型,池壁高約半米。池中分內外兩池,作同心圓狀,池水由內池湧出,向外池流動。經外池溝槽匯入地下,再經內池中心湧出,如此循環不已,池內活水生生不息。內外池獨具匠心之設計令水與池邊相平,遠望如鏡,象徵智慧之觀照 。
洛伽池四周地面,以石材鋪裝為同心圓,共十一圈,池水流動之時,地面的同心圓化為漣漪,充滿禪意之美。
觀音聖像
素白觀音聖像由青銅合金鑄造,高七十米(包括三層青銅蓮台),下設六米高麻石基座, 總高七十六米,聖像外噴塗白色氟碳自淨漆。
其造型追模宋式,法相慈悲莊嚴,頭頂髮髻中現阿彌陀佛像,寓意無量法力庇佑眾生。其右手持智慧寶珠——摩尼珠,左手持淨瓶, 施灑淨水,清涼世界。法身佩戴瓔珞,衣帶當風,典雅飄逸。觀音頭部微微低垂,俯瞰眾生,以慈悲與智慧廣度一切有情。
由普門至觀音聖像,有一條筆直的大道名慈悲道,兩側種十八棵古羅漢松。在慈悲道中間,觀音聖像正前方設有一個青銅制水盂, 名「千處應」,為參學者供水之用。
觀音造像
觀音菩薩在印度的造像始於貴霜王朝(Kusana),在這個時期,觀音菩薩的造像常被刻畫成「蓮華手觀音」(Padmapani,手持蓮花者),有時獨立出現,有時與彌勒菩薩一起侍立於釋迦牟尼佛像之左右,是慈悲的象徵。
觀音在印度時期的造相為男相,傳入中國後,直至唐朝末期(618-907),其造像皆現男相。至宋代(960-1279)初期,觀音像開始現女相,如公元十世紀出現的水月觀音像,是真正具有中國本土特徵的觀音形像,此後的觀音造像皆現女相。觀音從男性到女性的性別轉變,是觀音在中國本土化的進一步發展。

版權 © 慈山寺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