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Initiation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杂阿含经》卷十
慈山寺由李嘉诚先生发心兴建。李先生自幼已受先辈薰陶,与佛教缔结甚深法缘。 1980年成立基金会更注入其所有资产三分之一,兴医办学、救济贫困,更以基金会为其「第三个儿子」,倡导崭新奉献文化。李先生早年兴家创业的艰苦历程,使他聚焦于推动一些真正能令世界变得更美好的项目,普泽社会大众。
李先生力求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鉴于世变日亟,市民之精神及生活压力沉重,遂动念兴建慈山寺,拓清幽道场,以弘扬正法,净化人心,推动佛学教育,方便大众修学建智,并开展慈济善业,利乐社群。他相信,人人心中都藏有一颗智慧宝珠,惟其久被尘劳封锁,只须洗净烦恼,光芒便会遍照大千世界。

慈山寺兴建计划自2003年起,历逾十年,终告圆满落成。慈山寺以汉传佛教为本,致力发扬观音菩萨慈悲、智慧与承担之精神。其土地购置、建设资金,以及经常费用皆由基金会奉献,至今累计捐款已超过三十四亿港元。2015年4月向公众开放,欢迎各界人士以登记方式参访。

【建筑理念】
Architectural Concept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
《妙法莲华经》
延续传承,推陈出新。借鉴唐风,融汇古今。
慈山寺建筑设计理念力求延续中国佛寺建筑传统,借鉴盛唐建筑之风格,并谨慎结合现代科技与创意,设计兼具传统特色与现代功能之弘法道场。
自然为师,中轴布局。回廊婉转,曲径通幽。
慈山寺建筑依自然环境布局,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均座落于主中轴线上,具传统寺庙均衡对称之美。东区以户外观音立像为核心,两侧栽十八棵古罗汉松,至观音殿形成自然辅轴线,体现因地制宜之智慧,殿堂间以开放式回廊相连,既保持内庭园之宁静,亦令四方美景收于眼底。
飞檐如翬,气势恢宏。观音俯瞰,清净庄严。
大雄宝殿之制式比例参考现存五台山之唐代寺庙建筑佛光寺设计。石筑阶基、木造柱墙。灰瓦屋顶,高十八米;飞檐宽五米七,其四角微扬,充份展现古诗中「如翬斯飞」之意境。
大殿主结构建造亦推陈出新,以混凝土配合钢材,坚实有力。殿内支柱由传统之十二支减至八支,以非洲紫檀包裹,兼具空间感与亲切感。
七十米高素白观音圣像立于六米高圆形平台之上,以超过六百吨锡青铜铸造,双目俯视,寓意观世间众生疾苦。法相慈悲,清净庄严。
线条流畅,风格沉实。大方和谐,返朴归真。
慈山寺整体建筑设计力求以简洁流畅之线条体现寺庙殿堂之沉实稳健。移除装饰性斗拱,令内堂空间雄伟,落落大方。于殿堂檐下配以高窗,自然光照,亦体现环保之理念。整体设计和谐庄严,与四周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返朴归真。
【主佛殿区】
Main Buddha Hall Precinct
菩萨住于极喜地时 极多欢喜
多净信 多爱乐 多适悦 多忻庆 多踊跃
多勇悍 多无斗诤 多无恼害 多无瞋恨
《佛说十地经》卷一
慈山寺中区沿主轴线依次为山门、弥勒殿及大雄宝殿,层层进深。
弥勒殿两侧为钟鼓楼,钟楼下层为地藏殿。西侧廻廊,又套一院,内置藏经阁。
山门
欢喜地
弥勒殿
钟楼及鼓楼
大庭院
大雄宝殿
地藏殿
【观音圣像区】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 则能成就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菩提属于众生
若无众生 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
普门
风吹一点云 散漫为春雨
洒予松柏林 青葱枝可取
宋.契嵩《古意》
普门即观音殿,为慈山寺第二大殿,位于大雄宝殿东侧,面阔五间,脊高十四米。殿内正中供奉如意轮观音。殿堂两侧墙壁上分别刻有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及观音菩萨的十愿六向,表述两位大菩萨为救拔众生所发的宏深大愿。
经中记载,观音菩萨居于补怛洛伽山,普门前的圆形池便依此命名为洛伽池。洛伽池直径八米,圆型,池壁高约半米。池中分内外两池,作同心圆状,池水由内池涌出,向外池流动。经外池沟槽汇入地下,再经内池中心涌出,如此循环不已,池内活水生生不息。内外池独具匠心之设计令水与池边相平,远望如镜,象征智慧之观照 。
洛伽池四周地面,以石材铺装为同心圆,共十一圈,池水流动之时,地面的同心圆化为涟漪,充满禅意之美。
观音圣像
素白观音圣像由青铜合金铸造,高七十米(包括三层青铜莲台),下设六米高麻石基座, 总高七十六米,圣像外喷涂白色氟碳自净漆。
其造型追模宋式,法相慈悲庄严,头顶发髻中现阿弥陀佛像,寓意无量法力庇佑众生。其右手持智慧宝珠——摩尼珠,左手持净瓶, 施洒净水,清凉世界。法身佩戴璎珞,衣带当风,典雅飘逸。观音头部微微低垂,俯瞰众生,以慈悲与智慧广度一切有情。
由普门至观音圣像,有一条笔直的大道名慈悲道,两侧种十八棵古罗汉松。在慈悲道中间,观音圣像正前方设有一个青铜制水盂, 名「千处应」,为参学者供水之用。
观音造像
观音菩萨在印度的造像始于贵霜王朝(Kusana),在这个时期,观音菩萨的造像常被刻画成「莲华手观音」(Padmapani,手持莲花者),有时独立出现,有时与弥勒菩萨一起侍立于释迦牟尼佛像之左右,是慈悲的象征。
观音在印度时期的造相为男相,传入中国后,直至唐朝末期(618-907),其造像皆现男相。至宋代(960-1279)初期,观音像开始现女相,如公元十世纪出现的水月观音像,是真正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观音形像,此后的观音造像皆现女相。观音从男性到女性的性别转变,是观音在中国本土化的进一步发展。

版权 © 慈山寺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